不同文化思维决定了对事情的不同看法,华夏民族的文明让我引以为傲。
以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”为例,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,只要是位于神州大地这片土地上,它就永远适用。
西方学者多次在媒体上进行质疑,
这只是一个口号,怎么可能每次都做到呢
?
事实如何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答案,中国人用实际行动多次刷新外人的认知,一次次实践打脸外界的断言。
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,全国民众有钱出钱、有力出力,真实上演了“
我们在一起
”;
2021年河南发生涝灾,各个地方的社会力量赶赴现场,只因我们共属神州大地。
展开剩余87%时隔数年的今天,笔者到现在脑海中还经常会浮现出他们的英雄身影,
我无法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和意志,可凝聚力就是那么的强
。
每次聊到这个话题,笔者内心就有种说不出的激动,我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,我庆幸有这么多人和我共历风雨,这一文化特质将永远光彩夺目。
视线回到2020年,无数医疗人员奔赴武汉,护士周国红正式其中一者。
满以为这份光荣会陪伴她一生,谁曾想在归来后却不幸患癌,化疗时每天都痛哭的她,在生命临终之际依然决定捐献器官。
援鄂护士
那一年周国红39岁,正在家中和丈夫孩子团聚的她,突然看到“病毒”的消息。
作为合肥东方医院的护理主管,周国红有种说不出的难受,
出于医护人员的本职,她想前往灾区尽己所能
。
正在自己犹豫通过什么途径前往的时候,她接到了院方的通知,随即报名参加。
她没有和丈夫孩子商量,二者得知后有些不舍,但这就是周国红的职责。
丈夫没有过多的言语,唯一的叮嘱便是注意身体,因为多年的透支他全部看在眼里。
说实话,当时那种情况谁的心里都没底,
医护人员家属们最大的念想就是平安回家,谁曾想对于周国红家人们来说竟然成了奢望
。
来到武汉后,周国红穿上防护服,这也让她感受到了事态的严重性。
为了让孩子和丈夫放心,周国红还在防护服上打趣:
陈彦然好好学习、陈彦然好好写作业
等等,文字间充满的调侃之意,但并不能改变面对的现实。
相关记者拍到这张照片后进行了发布,周国红很快在互联网上走红。
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她的身影,有人还致电和陈彦然聊天,谈到人生最关键的一站,孩子表示自己想要考入
武汉大学
。
说者无心听者有意,或许是太过想念母亲,这才说出了这句话。
得知该消息后的武汉大学校长,专程写信给周国红,表示期待她顺利归来后带着孩子来学校参观
。
周国红的内心充满了期待,她很想让这一天快点到来,甚至有时候忘了疲惫和吃饭。
对于她而言,这是医护工作者的常态,
但她忘了自己也是普通人
。
不幸患癌
高强度的工作下,周国红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后来更是有一次晕倒在现场。
即便如此,周国红依然没有想过退却,她觉得自己是过度劳累,只需要进行休息就足够了,谁也没想到病魔已经向她伸出了手掌。
旁人再怎么劝阻都没有用,
周国红每天都投身在工作中,直到抗疫取得短期胜利
。
满以为她会回家和家人团聚,谁曾想她进行了地方转战,继续进行着抗疫工作,直到再次晕倒。
当时所处的地方为武汉协和医院,同事便安排对她进行了检查,一张诊断书摆在她面前——甲状腺癌。
作为医务工作者,她见证了太多的病痛折磨,
内心没有丝毫波澜的周国红,选择了和家人进行团聚,随后开始了抗癌之路
。
生命留存都已打上问号,周国红的心智在这一时期得到很大成熟。
在丈夫的强烈要求下,周国红选择了化疗,身体上的疼痛让她备受煎熬,她流泪了,而且每天都会流。
丈夫没有
想过
放弃妻子,无论何时都陪伴在她的身边,照顾她的日常起居。
满以为病魔会被她的坚强意志所驱走,
奈何几个月之后甲状腺癌再次复发,周国红这次想要退缩,但至于有多大康复的可能,没有人会做出定论
。
生命临终之际,周国红想再次尽到医务人员的职责,即拯救世上还活着的病人。
经过和丈夫的商议,她
立下遗嘱捐献身体器官
,这才开始了抗癌之路。
笑侃人世间
这份遗嘱,或许是她留给世界上最为闪耀的光芒。
我无法想象她的内心境界有多么高尚,周国红真的做到了,即便自己身患癌症,即便自己害怕疼痛,但只要在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之间进行抉择的时候,她的答案永远是前者。
文章结尾之时,送给诸位一句话:
泪洒江城情切切,心忧赤县语谆谆
。
一身雪白的衣裳,一对棕色的弯弯角,
这场
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他们才是最不容忽略的那群人。你们来守护生命,我们来守护
你
,请向医务工作者们献上心底那份最崇高的敬意。
感谢您的阅读,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。
发布于:天津市
